节能知识

配电系统节能规划遵循原则

发布时间:2019-08-15 16:23:00

作者:瑞泽能源

1)分层平衡原则:即不同电压层级之间的无功交换应控制在合理水平,2)分区平衡原则:及不同供电区域间的无功交换应控制在合理水平,应使本地无功需求和发电厂及无功补偿设备无功出力之间相平衡,减少区域间的无功交换。3)无功不倒送。小负荷方式下应避免低压电网通过变压器向高压电网倒送无功电力,如有必要可考虑适当投入低压电抗器。电力用户和公用配电变压器装设的各种无功补偿设备应能按照无功需求及时调整无功出力,防止向系统倒送无功电力。4)功率因数满足要求。110、220kV变压器高压母线侧功率因数>=0 95;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应为0 98~1。用户侧装设可投切电容器后,低压母线功率因数不低于0 95。5)电压偏差满足要求。6)各电压等级电网理论线损应适当降低。

  1)分层平衡原则:即不同电压层级之间的无功交换应控制在合理水平,2)分区平衡原则:及不同供电区域间的无功交换应控制在合理水平,应使本地无功需求和发电厂及无功补偿设备无功出力之间相平衡,减少区域间的无功交换。3)无功不倒送。小负荷方式下应避免低压电网通过变压器向高压电网倒送无功电力,如有必要可考虑适当投入低压电抗器。电力用户和公用配电变压器装设的各种无功补偿设备应能按照无功需求及时调整无功出力,防止向系统倒送无功电力。4)功率因数满足要求。110、220kV变压器高压母线侧功率因数>=0.95;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应为0.98~1。用户侧装设可投切电容器后,低压母线功率因数不低于0.95。5)电压偏差满足要求。6)各电压等级电网理论线损应适当降低。

  导线载流量是电力线路计算传输容量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在允许使用温度下,导线长期连续可以通过的电流。导线载流量太高,导线发热就严重,导线的机械强度损失加大,导线使用寿命会降低;导线载流量太小,导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营成本提高。如何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满足工作电压要求,还应根据长期允许载流量、短路时热稳定性、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和允许电压降几项条件进行计算,各项均能满足的即为所选截面。

配电系统节能

  配电网拓扑结构分为三类:辐射式、环网式、网格式。

  手拉手及环网供电线路:是将辐射状线路分段并通过联络断路器接成双电源互供联络线路。缺点:断路器和线路都需要考虑线路全部负荷互供,线径较粗,投资较大,线路利用率低。优点:结构简单,布置形式灵活。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220kV、110kV及380\/220V系统均为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当架空线路长度大于80km时)。10kV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电容电流<=10A)、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用于全电缆系统)或电抗器接地等多种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优点:可靠性高,单相故障时,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很小电弧瞬间自行熄灭,且允许2h内带故障运行,避免了过多跳闸现象;接地故障电流小,使人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都较低,人身伤亡低。对通信干扰少。

  缺点:在电缆线路中,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可能会高达数百安,造成接地电弧不易熄灭而引起过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位升高到线电压,对电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产生电磁感应干扰和危险影响。

  2、中性点直接接地

  优点:减小中性点对地电位的位移,减少整个电网因过电压而损坏的机会,减少额外的电网绝缘水平投资;发生故障接地时能迅速切除故障,提高安全性;简化继电保护,快速检测接地故障线路,隔离故障。

  缺点:单相接地时,故障相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较大的接地故障电流将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对邻近电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产生危险的电磁感应影响。电压可能降为0,而非故障相由于中性点漂移对地电压将升高,在接地装置上产生高电位,经过地下的直接传导,导致对地低压设备及电信设备高电位危险运行。另外,在架空线上,如工作人员误登杆、误碰带点道题,生存希望极小。

  5、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对于电容电流大于10A的系统,一般采用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种方式除具有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因接入的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故障点的电容电流,总的电容电流减少,提高了灭弧能力。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规定,对于需要集中补偿的按无功经济当量来选择补偿点和补偿容量;对于提高输变电力率的,按经济功率因数进行补偿;对于一个电网无功补偿分配是否合理,电能损耗是否最小,按等网损微增率进行无功补偿;对于提高用户受电力率的,按规定的功率因数进行无功补偿;对于电压电网可按电压、力率、损耗等综合因素进行无功补偿。

上一篇:配电系统节能相关浅谈

下一篇:循环水系统节能方面研究


【相关内容推荐】